微软Win11更新搞坏SSD?背后原因是固态硬盘使用了工程版固件 - 91视频
微软 Win11 更新导致部分 SSD 故障,疑因工程版固件问题,引发用户热议。此事件暴露了系统更新与硬件兼容性的隐患,微软与群联调查未果,建议备份数据与更新固件,凸显软件测试与用户体验的平衡难题。
小乔
近期,微软 Windows 11 24H2 的安全更新引发了广泛关注,部分用户反馈更新后 NVMe 固态硬盘SSD出现异常,甚至导致数据损坏。据报道,问题主要出现在大容量数据写入场景,如更新大型游戏或传输超50GB文件时,硬盘可能在系统和 BIOS 中“失联”,分区显示为 RAW 格式,部分设备甚至彻底“变砖”。此事最初由日本用户在社交平台曝光,涉及多个品牌,如闪迪、铠侠、海盗船等,尤其是采用群联控制器的 SSD 型号。

群联电子迅速介入调查,但经过4500小时测试后表示无法复现故障,微软也声称未发现更新与硬盘故障的直接关联。最终,问题指向部分 SSD 使用了工程版固件,这类固件未经充分优化,可能在高负载下与系统更新产生兼容性问题,而零售版固件未受影响。具体来看,故障多发生在存储使用率超60且进行大容量写入时,例如更新赛博朋克2077等大型游戏。受影响的型号包括 WD Blue SN5000 2TB、Corsair MP510 960GB 等,部分硬盘重启后可暂时恢复,但问题反复出现,甚至导致文件损坏。
微软建议用户避免高密度写入操作,分批传输大文件,并尽快备份关键数据。群联则推荐更新至最新零售版固件以降低风险。慧荣科技声明,其主控未受此次更新影响,暗示问题可能与特定厂商的固件优化有关。网友对此反应强烈,有人吐槽微软更新测试不严,沦为“用户当测试员”也有人质疑群联固件的可靠性,认为硬件厂商应承担更多责任。从行业角度看,此事件暴露了系统更新与硬件兼容性的复杂性。微软近年依赖自动化和虚拟机测试,缺乏早期人工测试团队的细致验证,导致更新问题频发。
前微软员工杰瑞伯格曾表示,当前用户本质上在为微软测试正式版系统。此外,工程版固件的流通也引发关注。这类固件多用于开发或测试,未经充分验证便流入市场,可能放大系统更新的潜在风险。部分网友指出,类似问题早在之前更新中已有苗头,如西部数据 SN770 的主机内存缓冲问题,但微软修复进展缓慢。此次事件还引发了对数据安全的讨论,部分用户因硬盘损坏无法恢复数据,损失惨重,呼吁微软提供更明确的解决方案。尽管微软和群联均表示问题未大规模爆发,但建议用户保持谨慎。
微软已通过反馈中心收集用户数据,与硬件厂商合作追查问题根源。未来,微软可能需加强更新前的硬件兼容性测试,而 SSD 厂商也应优化固件管理,避免工程版固件流入零售渠道。此事件不仅影响用户信任,也提醒科技企业在追求快速迭代时,需更注重产品质量与用户体验的平衡。据黑子网报道,微软这波 Win11 更新真是捅了大篓子!SSD 都给搞坏了,数据没了谁受得了?说是工程版固件惹的祸,可群联和微软查了半天啥也没查出来,甩锅给用户自己备份?
测试咋做的,拿用户当小白鼠?赶紧出补丁修好,别老让玩家提心吊胆,SSD 坏了可不是小事儿!